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1962年对印反击战,我昌都军分区部队是如何打击印军嚣张气焰的?

2023-03-07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昌都军分区部队申竹林中印边境从1961年11月起,印度政府开始推行“前进政策”以来,印......
企业展厅 https://www.vipyidian.com/design/label/qiyezhant

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昌都军分区部队申竹林

中印边境从1961年11月起,印度政府开始推行“前进政策”以来,印度军队不断地向非法的“麦克马洪线”以北推进。我国政府为了中印人民的友谊,依然从和平的愿望出发,愿以谈判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。印度政府却一意孤行,指示他的军队在中印边境西段频繁入侵,蚕食中国领土。在东段一再入侵“麦克马洪线”以北的朗久地区,并不断进行武装挑衅。

1962年夏季,印度政府反华气焰更加嚣张。大肆鼓吹要同中国开战,频繁制造边境紧张局势。肆无忌惮地进入中印边境东段我克节朗河地区。在中印边境东段察隅地区,印军越过“麦克马洪线”入侵呷灵公台地,并设立椐点、构筑工事。

根据印度政府的各种行迹,中印边境的战争在所难免。因此我国政府不得不作必要的准备。对部队人员、物资等方面的调整和战备工作。如遭印军进攻,我将给以坚决反击。

为此,昌都军分区由司令员郄晋武、副政委霍光、副司令员岳宗、参谋长赵衍祥、政治部主任杨廷弼及部份机关人员组成前指,进驻察隅吉公。同时将步兵156团机关撤消,所属六个连队及机炮连,重新组建,4、5、6连和机炮连组成分区独立营,由副团长战斗英雄桑世英任营长、162团政治处副主任邓允平任政委,即开赴察隅地区。1、2、3连一连改为机炮连,2、3连改为153团5、7连与153团1、3连,75炮连、82炮连、运输连、高射机枪连、120炮连、分区工兵连、161团2营机炮连、分区喷火枪排,由153团机关抽调部份人员及电台、机要人员组成加强营。由察隅边防情报站站长刘东善任营长、政委申竹林任党委书记、政委。部队集中后,立即转入战备训练。同时在部队中开展了控诉印度反华罪行的教育。大大激发了指战员的保卫祖国边防的练兵热潮。

虽然我们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,作必要的战备,但我国政府仍然不断努力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境问题。印度政府对我国政府的努力,视为软弱可欺,仍积极调动、集结兵力于中印边境。10月在我国扯冬中国军队阵地前,占领了攻击位置,向扯冬我驻军发起进攻。又在择绕桥头,对我军哨所进行挑衅,打死、打伤我干、战多人。印军这种咄咄逼人,已形成剑拔弩张,战争一触即发之势。10月10日昌都分区所属独立营、加强营奉命推进至实际控制线以北待命。

在这种形势下,经过反复考虑和综合研究国际、国内各种情况,10月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做出对印反击作战的决定。10月17日中央军委向西藏军区下达了“歼灭入侵印军的命令”。中印边境大规模的自卫反击作战就此展开。

由于印军在“麦线”以北的呷灵公台地,继续修筑工事,并不断进行挑衅。10月22日2时40分,向我加强营5连开枪射击,打响了第一枪。5连即开始反击,由副连长张俊英率二排迅速攻占印军设在“麦线”以北的工事,打死、打伤多名印军。中印边境东段察隅地区的自卫反击作战从此打响了。当时由于受“麦线”的限制,我反击部队只能在“麦线”以北坚守阵地防敌反扑。下午2时我外交部发表声明“我反击部队不受麦线限制”。据此我反击部队对印军实施攻击,昌都分区部队加强营由察隅河东,独立营由察隅河西,分头向印军各据点进击。印军由于受呷灵公台地的打击,散失斗志,己溃不成军,狼狈不堪,向瓦弄逃窜。有的椐点己放火燃烧着,有的据点到处己洒上煤油,来不及点火就逃跑了。我军所到之处,除独立营一连在那地通受印军曲子扎公的守军阻击,有部份伤亡外,其余各部队进展顺利没有受到阻击。到10月25日分区部队收复印军:呷灵公、力秋、古玉通、打秋、航堆、加秋、比通、打坝、登坑曲宗、明期、生呷新等10多个椐点。面积约500平方公里。印军全部退至察隅河东的董村,河西的曲子扎公一线固守。察隅地区自卫反击作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。

第一阶段以印军失败和我军的胜利结束后,大大提高我国威、军威。印度政府仍然不甘失败,拒绝接受我国政府提出的“停止冲突,重开谈判,和平解决边境问题”三项建议,继续向边境瓦弄地区增兵,将“红五师”的4个营约1800-2100人部署在瓦弄地区,凭借曲子扎公、瓦弄扎公天然屏障,构筑工事准备与我军抗衡。并不断以炮火向我军阵地进行射击。一场更大的反击作战己是再所难免。

在当前敌我力量对比的形势下,中央决定将54军130师调往察隅地区,配合昌都分区部队,参加瓦弄地区反击作战。同时以54军军长丁盛、付军长韦统泰、昌都分区司令员郄晋武等组成前线指挥部(简称丁指),统一指挥瓦弄地区反击作战。

为此,54军130师,从四川昼夜兼程赶赴察隅地区,10月底部队赶到然(然乌)察(察隅)公路终点扎拉(公路只粗通此地),徒步行军至古玉通一带待命,抓紧时间进行训练准备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。

第二阶段作战,由昌都分区部队加强营、独立营,担任曲子扎公正面突击任务。130师388团担任由瓦弄扎公向瓦弄迂回任务。389团担任由察隅河东向董村进攻任务。1962年11月16日,凌晨,我军发起向瓦弄印军总反击作战。经过10多小时的激烈战斗,加强营三连和一连三排分别突破印军称为“天险”的老虎咀前沿阵地、占领了炮兵阵地。15时部队进至温泉,印军己全线溃逃。正在瓦弄视察的印军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,乘“獭式”飞机仓慌逃跑。18时40分瓦弄印军大部被歼,其余化整为零逃往深山老林中。我军胜利占领瓦弄。担任佯动的加强营五连,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达秋拉,顺利到达汉洋底,完成了佯动任务。

瓦弄反击战胜利结束,共歼灭入侵印军库马盎第六营、廓尔喀联队第三营、道格拉斯联队全部、锡克联队第四营大部和第11旅直属分队等1200余人。其中击毙道格拉斯联队中校营长以下750余人,俘获库马盎联队第六营中校营长、廓尔喀联队中校营长以下502人。缴获獭式飞机两架,击落米格直升飞机一架,各种炮77门,轻重机枪69挺,各种枪613支,电台45部、步谈机27部、有线电报机8部。其中昌都分区部队共歼印军117人、缴获106.7迫击咆7门、51迫击炮8门、轻机枪22挺、各种枪120支及大批弹药。分区部队共伤亡97人,其中干部8人、战士57人,亡干部2人、战士31人。

130师共亡210名、伤554名。

1962年11月20日21时30分,中共中央决定自22日零时起,主动停火,并于12月1日开始,主动将军队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本侧20公里地区。停战以后,12月11日在瓦弄机场,由中国红十字会代表,向印方交、接了78名伤、病俘。根据党中央、毛主席的指示,12月19日在瓦弄机场,由我方代表,向印方地方官员交还了缴获的飞机、各种武器装备。计:运输机1架、直升飞机1架(在原落地稍作修理即可开走)、各种炮20门、各种枪支456支(挺)、子弹850000余发、炮弹4000余发、手榴弹1800余枚,通讯、观察器材70余件及其他作战物资。12月31日我军全部撤到实际控制线以北。历时58昼夜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胜利结束。

这次反击作战过程中,我国政府始终本着从中印人民的友谊出发,做到有理、有利、有节。采取主动停火后撤,交还伤、病俘,将缴获印军的武器交还印方,1963年4月10日开始,分三批将俘虏的500多名印军,全部交还给印方。印方被俘人员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,高呼“中印人民友谊万岁!”。这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壮举,使世界各国大为震惊,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赞誉,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。

这一保卫祖国边境的反击作战,不仅在军事上打击了印度的嚣张气焰,在政治上、外交上都取得了巨大胜利,显示了国威、军威。也将使中印边境进一步安定。

这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,锻练了部队,提高了部队战斗力,正如印军对我军作战特点所总结的:迅速、灵活、勇猛、善于山地战和夜战等四大特点。通过作战,在部队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,仅昌都分区部队出现战斗英雄肖明生,一等功臣15名(内干部5名)二等功臣39名(干部9名)三等功臣591名(干部41名);二等功臣班11个、排2个、连1个(加强营三连);三等功臣班15个、排7个、连1个(独立营一连)。为部队树立了学习榜样。

在这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,昌都地区的支前工作功不可泯。察隅地区山高林密,沟壑纵横,周围有终年积雪的大雪山,道路异常难行,战前虽然从然乌修筑了简易公路100多公里,也只能通至扎拉桥头。距前沿还有100多公里,运输非常困难,只能靠人背、马驮,大批的作战物资运输,靠分区汽车连100多辆车和153团运输连几百匹骡马运输是远远不够的。因此,昌都地区党、政动员了以翻身农牧民为主的7000余民工,800多匹骡马和牦牛支前。昌都地区运输公司,抽出几百辆车参加运输。他们除担任运输物资外,还担任了先导、抬担架等任务。运送了上千吨物资。在运输过程中,地方各级领导都亲临指挥,带头背米包、扛炮弹。起了模范作用。保证了作战物资的供应。

察隅县(桑昂曲宗),地处边防,支前工作义不容辞。县委书记孙海同志讲:“群众听说印度军队入侵我国边境,乡亲们都悄悄作好了支前斗准备,一经动员全县的青、壮人人争先报名,一些老年人也争着报名参加支前。尤其察隅区的沙马、拉丁、松古几靠边境的村庄,男女、老壮更是倾巢而出。他们说:‘过去印度军队入侵我们这里,骚扰我们,解放军赶走了他们。现在他们又要入侵,绝不答应,我们一定要支援解放军打胜仗,决不能让他们入侵’。”在支前过程中察隅区的民工,担任当先导、抬担架。拉丁村的拉根在为部队带路时,因天黑,通过悬崖时不幸摔下悬崖,光荣牺牲。抬担架时,对我们的伤员轻担轻放,百倍关心爱护。支前民工在自卫反击作战中做出了贡献。功不可泯。

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,已过去40年(注)了,事实证明,这一仗的胜利,使40年来中印边境基本上处于安定,边境地安定说明中央作出自卫反击作战定的正确。也告慰了参战的同志,为自卫反击作战付出的血汗代价是无愧的。这里我们向在作战中牺牲的烈士表示深深的缅怀。

注:资料由前昌都军分区前指司令员、丁指副司令员郄晋武提供。该文刊于2019年《西蒇党史资料》笫四期

(注: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)

作者简介:

申竹林:现年93岁,50年进藏,在藏工作近30年,参加昌都战役、平叛改革、守卫边防、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中任昌都军分区加强营(10多个连队)政委党委书记,参加瓦弄作战。

作者:申竹林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北市百事通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北市百事通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