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电影撼沙出品公司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10577.html 最近这段时间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阶段。 每天醒来,窗外明晃晃的太阳不断提醒着我,盛夏真的到了。 必须开始认真琢磨防晒事宜了。 我有一瓶想要尽快用完的防晒喷雾,但小某书却告诉我:防晒喷雾根本就是智商税。 因为喷雾不能达到单元皮肤的基本用量,只能用来补涂;但补涂又质地厚重,不能直接喷脸。 加之喷雾通常不能带上飞机、地铁;留在车上、包里也有风险,因为高温超过40度便有爆炸的可能…… 一整个看下来这瓶防晒喷雾算是砸手里了。 总不能赤裸着皮肤在烈日底下裸奔吧,我开始研究起真正科学的防晒产品: 有防晒效力又不影响妆容,足够轻薄也不必多次补涂,最好便携易上手…… 整个人完全深陷知乎、小某书、某音无法自拔。 天哪,门道也太多了吧。 防晒怎么这么难啊。 防晒,中国女孩有多拼 人类防晒工程学纳入每个年轻人的必备科目,是从一个简单朴素的需求——“夏天不想被晒黑”——开始的。 一入防晒深似海。 面对防晒霜、防晒棒、防晒隔离……琳琅满目一大堆产品,多半你会像我一样发现,随手一买的防晒喷雾很可能纯纯鸡肋,一点儿也不好用。 那就开始补课吧。 比如,先了解一下紫外线中UVA和UVB的区别。 再细化防晒常用指数:SPF后面跟多大的数字合适,PA有几个加号才安心。 SPF50,PA+++也绝非万无一失,抛开剂量谈疗效都是耍流氓。 你需要用够硬币大小的防晒用量,相当于往脸上一层一层地糊墙。 以为这就一劳永逸了吗? 不不不,太天真。 有句老话(绕口令)说得好:“防晒不补涂,还不如不涂。” 防晒效力是随时间逐小时递减的,精致人每隔2、3小时补一次。 初始操作便是护肤-防晒-化妆上三层,补涂更需要擦油脂-抹防晒-补妆定妆一系列动作跟上。 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》 为了美白,精致的美少女们咬咬牙,拼了。 本以为已经花费了大量学习成本,少说也拿到初级巫师证了吧。 “你的防晒霜防水吗,别一流汗全没了?” 一句灵魂拷问立马打回史前,花去的时间、银子,就跟玩儿似的,全部都要重来。 后来有高人点醒了我: 软防晒八仙过海,不如硬防晒一步到位。 一时间我突然共情了那些号称人类迷惑行为的“硬防晒奇葩大赏”。 路面上匆匆走过,没有感情的防晒机器。 万物皆可防晒,与天斗其乐无穷。 朴素的物理学再次派上用场:面积越大效力越佳。 还有最独具匠心的自然派,环保绿色无公害。 兜帽有发挥空间。 短袖也能秒揣手手。 夏日炎炎,一张纸若能物尽其用,也算不枉此生。 青岛大妈独创的脸基尼,后来登上了Gucci、Vogue这样的时尚殿堂。 大爷诚不多让,刚从纽约时装周新鲜出炉的帽檐plus,洋气伐? 体面人多少还是花点钱吧。 在淘宝输入“硬防晒”,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。 遮阳伞早已不满足于天堂遮阳伞,现在的阳伞像叠buff一般,出现了温度直降的黑科技。 但伞还是粗糙了点。 毕竟紫外线四面八方、无孔不入,得用防晒头罩才罩得住。 可是,光有头罩哪能够,防晒面具不得跟上? 护好了脸,别地儿裸奔不合适吧?防晒冰袖必须安排! 可是脸上全是白晃晃的分割线,土得跟半路精致的newmoney似的。 基于对紫外线起码的尊重,不如来点灵活可拆卸的“组装防晒衣”。 亦或者“独创光感变色科技冰皮防晒衣,打造物理防晒天花板”。 为了浅浅一防晒,买一大堆拆解再组装、组装又拆开的零部件太累了。 为什么不整一个从上到下、从里到外全方位防护的防晒连体衣呢?一劳永逸。 当我刷着各种颜色、各式款式的防晒连体衣,突然感到一丝不对劲。 中东女性抗争了这么多年才艰难地脱下黑袍。 咱中国少女们怎么还争着穿上了连体长袍? 重新回顾一下我的心路历程—— 最开始是为了美美哒,才有了防晒的需求。 可现在为了防晒,我得全副武装、严阵以待,全身上下裹得只剩眼睛。 别说美了,能被认出来都谢天谢地。 完全本末倒置。 到底从哪一步开始滑向荒谬的? 我得重新思考这个夏天到底要为防晒付出多大的金钱、时间和学习成本。 “长袍自由”还是“新中产韭菜”? 一开始没有女孩是想主动穿上长袍的,她们只是不想晒黑。 奈何“防晒”这两个字仿佛拥有神谕一般的魔力,因为在亚洲人的审美里,美和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 “一白遮百丑。” “要么白要么死。” “亚洲人五官不立体,唯有冷白皮能救。” “美白如换脸,白一度少十岁。” 于是少女们甘之如饴地踏上了这趟魔法换脸之旅,谁曾想这是一条不归路。 各种打着“科学防晒”旗号的知识点出现了: 防晒不是防太阳,阴天也要防晒! 你以为室内不存在紫外线?室内也要防晒! 玻璃不隔UVA,车上防晒做起来! 物理防晒、化雪防晒两手抓。 两个月用不完50ml的防晒,别的任何护肤行为都是浪费钱…… 这些知识点你说没道理吧,它有点道理。但不能仔细琢磨: 紫外线数值到达多少有防晒必要?可以量化吗? 阴天到了吗,室内到了吗? 玻璃能隔绝大部分吗?普通遮挡物能隔绝吗? 很多女孩可能跟我一开始想的一样:琢磨这个多麻烦呀,咱就是一个“防患于未然”,只要有紫外线,咱就装上金钟罩,不怕鬼敲门。 这基本囊括了前互联网时期的防晒话术,我愿称之为「为美白而防晒」的阶段。 而今,防晒工程完全上了一个新台阶。这要感谢下一个知识点—— “防晒不只是美白,主要为了抗衰!” “养儿不防老,防晒才防老!” “抗衰老”这三个字比“美白”还有魔力,直接击中亚洲少女们的命门。 钱拿去,命给你,跑步进入「为抗衰而防晒」的新时代。 不要命的疯批案例有上古时代的大S,为了美白不惜吃抗凝血剂。当然现在早已钉上雌竞的耻辱柱,不值得效仿。 现在的防晒女孩则会带上悍匪面罩、穿上中东罩袍,武装到牙齿,早C晚A,每天可以不喝水但离不开烟酰胺。 她们的口号是“比起晒黑,我选择中暑”。 打开小某书,关于防晒的笔记超过449万篇,商品超过60万件。 口罩已经是后疫情时代的出门必备单品,但你能想象单价不足一元的口罩摇身一变成59元的防晒口罩,今年月销量就超过10万。 还有某知名户外品牌靠防晒冲击国内“城市户外第一股”,一把伞均价近200元,年收入超过24亿,毛利率接近60%,堪称“防晒界的爱马仕”。 40元的天堂伞便能够抵御紫外线的入侵,普通衣服也能遮挡绝大部分紫外线,为什么要选择价格5倍的高端阳伞和专业防晒衣呢? 如果问防晒女孩上述问题,会得到这样的答案: “因为更贵的有黑科技面料,更轻薄、可降温。” “因为专业的防晒产品更保险。” “因为它们时尚,更美观。” 我完全理解每个摩拳擦掌为防晒下足血本的女孩们是怎么想的,因为我也是这么一路走来。 先是正常需求-相应产品,接着获取知识-增加焦虑,然后产生衍生需求-产品迭代。 一步一步精致内卷,直至面目全非。 这便是消费主义最润物细无声的地方。 它完美地攫取了女性的防晒焦虑,逐渐变成洪水猛兽,而我们亲眼目睹着这个怪兽长大。 说完全是智商税吧,它有一些科技含量,但是不多。 这个年收入24亿的防晒爱马仕,三年的研发投入共计不足2亿。 「她经济」无论在何处都是一个香馍馍,一方面反应了女性作为消费主体的经济实力,另一方面也制造了太多关于美的焦虑和神话,收割着一批又一批粉红税。 那些「美的焦虑」水涨船高。 最开始夏天打不打伞只是一种选择; 后来涂防晒成为一种道德; 而今没为自己买件防晒衣,耳边便有声音苦口婆心地回响:姐妹你还不够爱自己! 老实说,困在无数测评种草视频里,为新一轮潮流倾情买单的我们,真的是为防晒付费吗? 还是“买到就等于白了”的安全感,“不能输给同龄人”的被卷心态,为“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”付费,为“践行新中产的品味”买单。 如果说长袍防晒是一种自由,那这个本意并不想穿上、一旦穿上很难脱下的自由,那便是一种向下的自由。 她姐不鼓励向下的自由。 而且话说回来,那些包裹严实、科技面料、五颜六色、拆卸组装的防晒罩袍真的时尚吗? 我想在夏天当辣妹呀,不是裹成木乃伊。 “寻找最完美的保护罩”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非常可爱灵动的剧,叫《约翰·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》。 约翰是一个古怪迷人的纽约客,脑子里总是诞生出无穷无尽的问题。 于是他便拿起摄影机,用最天马行空的方式,每一集解决一个问题。 他家有一只小猫咪,猫咪总以最粗暴的方式毁掉他心爱的沙发。 于是这一集的问题是:为他心爱的小沙发寻找世界上最完美的保护罩。 约翰走街串巷,采访了无数个精心保护沙发的家具爱好者们。 有的人40年没打开过沙发罩,为了好坐又在塑料壳上面再套一层布,布已经饱经风霜,看不清上面的花纹。 有一个女人永久地收藏着一双精美的红底高跟鞋,鞋上有它的设计师——红底鞋之父克里斯提·鲁布托的签名。 女人从未穿过这双鞋,未来也不会。 保护高跟鞋的陈列盒像一个宗教神殿,不食人间烟火,供凡人每日观瞻。 这让我联想到我的外婆,很多经历过饥荒年代的老人也曾这么珍视家里的贵重物件。 电视机用布罩子罩好,每次看完电视,厚重的电视机后座要花更长时间散温。 为了装饰,桌子上摆着桌布,不想桌布弄脏,上面再压一块玻璃。 遥控器会塑封一个罩子,但是不美观,外面再套一个布的可爱的保护套。 像不像女孩们层层加码的防晒,涂了防晒霜戴上防晒口罩,不保险再穿上防晒罩袍。 我们保护的是皮肤不被时间磨损,不要变黑,不要变老,最好白回娘胎里。 层层加套时想的是:十年后取下罩子它还完美如新。 但事实是这辈子再不会取下它,也再不会以它原本的模样好好享受。 约翰给小沙发套上完美塑料套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。 虽然他可以往罩子上狂倒番茄酱而不再担惊受怕,但塑料贴屁股,坐着并不舒服。 猫咪再也不想靠近沙发,他也不想。 最终约翰撕掉了保护套。 他决定抵抗内心的焦虑,和他的小猫咪一同见证沙发炸毛、磨损,逐渐留下时间的痕迹。 这些都是他们好好生活过的证明。 我想,防晒也是如此吧。 我们的审美观里对「白瘦幼」有着近乎痴狂的迷恋,不只是男人喜欢,女人也爱那个青春的豆蔻年华的少女花季。 因为珍惜青春而产生磨人的焦灼,反而忘记了享受青春。 防晒观的底层逻辑就是人如何看待时间。 时间之于女性真是究极缠绕的天问。 它像一个定时炸弹,每月提醒,每年敲响警钟:你又老了一岁,你快30了,排卵时限不多了…… 所以要终其一生对抗它吗? 那时间这个无情的永不回头的兔子,你永远也打不赢,只能无休无止地赛跑下去。 或者尝试着享受时间呢? 就像爱丽丝跟随兔子洞,让它带着你去冒险。 《爱丽丝梦游仙境》 倒不是说从此裸奔放弃防晒。 而是别让以美为目的的防晒,耽误了生命的美好时刻。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防晒ABC原则: Avoid,避免阳光直射; Block,雨伞帽子树荫建筑都可以遮挡很多紫外线; Cream,科学使用防晒霜。 不必越卷越深,陷入防晒的精致主义沼泽里。 最后我决定把那瓶防晒喷雾用完,该出门出门,该少穿少穿,记得打伞。 我觉得我是一个有点精致的人,但是不多: 愿意化妆,但阴影修容超纲了;可以高跟鞋,而5厘米能跑动是上限;花时间防晒,但不能耽误我清凉出街。 尽人事之后,剩下的请鼓起勇气交给时间去雕琢吧。 接纳时间,接纳人终将老去的事实,也是在接纳与时间共同成长的自己。 这个世界过分夸大时间对女孩的伤害,又极少提及我们在岁月里收获的从容、坚毅和自由。 不要想得那么悲壮。 享受它,现在是夏天啊。 《重庆森林》 是悠长的暑假,是烈日配冰淇淋。 《恋恋笔记本》 是准备了冰西瓜的草地野餐。 《夏天的故事》 是夏夜晚风,喝着冰啤酒看夜场电影。 《天使爱美丽》 是波光粼粼的河边,或者听着落日飞车的歌去看海。 《五个扑水的少年》 是像《菊次郎的夏天》一样,跟一个神奇的老伙计,来一场莫名其妙的冒险。 《菊次郎的夏天》 女孩怎么能放过最正当的借口当个辣妹呢? 脱下长袍,换个吊带。 人生苦短,必须性感。 点个「在看」,希望这些文字可以让你不那么焦虑哪怕一点点。她刊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